澳台關係十周年研討會
 
海西建設與閩澳台關係

福建省台辦 王金華

 

  一、海西建設近況

  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出到現在已經整整五年了,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中央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可以說目前福建正處在一個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難得的發展機遇與局面。

  ( 一 ) 閩台交流合作情況

  經濟合作不斷深化。截至 2009 年 8 月,按歷史可比口徑,台商來福建投資的項目數達 9,897 項,合同台資 208.18 億美元,實際到資 155.13 億美元。閩台貿易累積 640.99 億美元。臺灣已成為福建第一大進口市場、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七大出口市場。

  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熱絡。福建是台灣同胞往來的主要通道和到達站。截至 2009 年 7 月,台胞來閩累計達 9,672,904 人次;福建居民因私赴台的有 491,238 人次,赴台交流的有 4.09 萬人次。 2004 年,福建率先啟動居民赴金馬澎地區旅遊,至 2009 年 8 月,福建居民赴台灣本島旅遊累計 41,882 人次,赴金馬澎旅遊累計 80,650 人次,外省居民經福建口岸赴台旅遊 26,917 人次。

  直航通道不?拓展。到目前為止,福建已先後開通了福州、廈門、泉州等港口至高雄、基隆、台中等港口集裝箱定期航線 7 條;開通福州、廈門、泉州、寧德等港口至基隆、臺北、花蓮、金門、馬祖、澎湖等不定期航線 20 條;開通福州、廈門、泉州至金門、馬祖的客運定期班輪航線 3 條;另有福州至基隆、嘉義 ( 布袋 ) 、台中,金門至湄洲島、廈門至澎湖不定期客運航線 6 條。

  至今年 9 月底,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馬、澎地區海上客運直航船公司“小三通”海上客運累計運營 44,978 航次,運送旅客 4,681,340 人次。為了加快推動兩岸海上快捷客運航線, 7 月 13 日 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租用的“新金橋 2 ” 客運輪從福州直航基隆; 9 月 6 日 廈門遠洋運輸公司“中遠之星”客貨運裝船從廈門首航台中。

  空中直航方面,已從春節包機發展至節日包機和週末包機。福建先後開通的有廈門、福州至臺北 ( 桃園、松山 ) 、台中的客運航線 4 條。今年 1 - 8 月共運營 304 航次,運載旅客 4.54 萬人次。通郵方面,目前已開通福州、廈門至基隆 ( 馬祖 ) 、金門、臺北等 3 條郵路。今年 1 - 8 月函件量達 68.11 萬件,特快專遞 32,288 件,包裹 4517 件。

  ( 二 ) 貫徹落實國務院 “ 支持意見 ” 情況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八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了《福建省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 ( 支持意見 ) 的實施意見》,對推動先行先試,加快海西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根據 國務院 “ 意見 ” 提出的總體要求、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我們將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力爭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其中,到 2012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準;到 2017 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 2000 年翻兩番。在此基礎上,到 2020 年,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 4 萬億元。

  總的方面將繼續推進十大舉措 , 構建十大支撐體系 , 在對台先行先試方面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打造更加開放的對台合作格局。就是以廈門為龍頭,以福州為重心,全面深化和拓展沿海一線對台開放。目前我省正積極推進平潭島的開放開發,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努力把平潭建設 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二是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做專做精沿海石化、光電、機械等臺灣產業專區,加快形成以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區域為主的產業對接集中區。擴建福州、廈門台商投資區,新設泉州、漳州台商投資區。擴建福州、?門台商投資區,新設泉州、漳州台商投資區。創新對台貿易口岸查驗監管模式,促進兩岸貿易的規模化和常態化經營。三是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積極引進臺灣金融機構來閩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福建 企業,推動設立兩岸合資的海峽投資基金和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積極開辦新臺幣離岸金融業務。四是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建設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園和文化產業合作中心,推動教育合作試驗等。五是建設海峽旅遊圈。打造“海峽旅遊”品牌,積極推動福建辦證機關入島設立辦事機構,方便臺灣本島居民辦理臺胞來往大陸通行證及簽注。六是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拓展兩岸往來的海空通道,試行便利人員往來的管理辦法,建設兩岸大通關合作機制。七是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的特色平臺。進一步擴大海峽論壇等大型民間交流活動的影響力,提升“ 9 · 8 ” 、“ 5 · 18 ” 、“ 6 · 18 ” 等會展活動功能。

  (三)制定和推?優惠政策情況

  第一步,已宣佈了十條政策措施:

  1 、設立福州 ( 平潭 ) 綜合實驗區。在福州市 平潭島 ( 陸域面積 372 平方公里 ) 設立綜合實驗區,實行海關特殊監管,實施更加靈活便利的政策,方便臺灣商品進出和兩岸人員往來。鼓勵臺灣縣市、同業公會和有關機構與福州市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受惠。 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

  2 、開放臺灣企業參與福建大型公共工程建設。鼓勵和支援臺灣企業參與福建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首批開放 20 個重大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涉及港口、公路、產業等領域。

  3 、鼓勵福建企業赴台投資。根據臺灣己開放的陸資投資專案列表,推動福建規模大、品質高、信譽好的企業赴台開展業務洽商與專案對接,首批推動福建新大陸集團、興業銀行、廈門航空等企業赴台投資。支援福建企業和產品進入臺灣自由貿易港區,擴大經貿合作。

  4 、實施“百萬遊客海峽行”計劃。採取優惠獎勵辦法,擴大福建居民赴台旅遊規模,鼓勵福建省外居民循“小三通”航線赴台旅遊,提升閩台之間遊客往來數量。推動福建省辦證機關入島設立辦事機構,方便臺灣本島居民辦理臺胞來往大陸通行證及簽注。

  5 、開通閩台常態化海上客運航線。年內開通福州至基隆的海上客運航線,實現廈門至台中海上客運航線班輪常態化,促進形成臺灣海峽海上快捷客運走廊。在廈金、泉金、兩馬航線全面推行行李直掛業務,促進行李運轉從單向直掛開展為雙向直掛,方便旅客往返。

  6 、設立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在福州劃出 1000 畝土地設立閩台教育合作實驗園區,鼓勵臺灣高等院校在實驗區內辦學,設立科研機構。支援福建高職院校與臺灣同類院校聯合培養技術人才。設立“兩岸職業教育資源基地”和“兩岸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推動兩岸資源相互開放,共同提高職業水準。

  7 、推進閩台兩地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議兩岸就媽祖信仰、南音等相關專案聯合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閩南語系區域內的紅磚建築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歡迎臺灣相關文化機構和專家學者參與閩台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規劃建設,合作實施涉台文物保護工程。

  8 、鼓勵臺胞來閩就讀考證、就業創業。鼓勵臺灣學生來閩就讀,在學費、獎學金等方面實行與大陸學生同等待遇。歡迎臺灣同胞來閩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和參加工程、經濟、農業、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在大陸就業創業。在己有聘用台生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台生到我省企事業單位就職的服務工作。選擇一批專業性強、層次較高的管理、專業崗位,面向臺灣選聘專業人才。

  9 、歡迎臺灣律師、影視、出版及文化產業業者來閩拓展業務。支援臺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設立分支機搆,從事涉台民事法律諮詢服務。歡迎臺灣有線電視網路服務公司在福建提供有線電視設備和相關技術諮詢服務。鼓勵臺灣業者在閩參與合拍影片、建設、改造電影院,發行大陸影片等。歡迎臺灣業者在閩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支援臺灣演藝經紀公司在閩設立分支機構等。歡迎兩岸業者以版權貿易形式合作出版科學技術類期刊。建設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團和文化產業合作中心,支援兩岸動漫、網路遊戲等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

  10 、支援臺灣產業界通過福建拓展市場。福建舉辦的各類經貿博覽會、商品交易會、展洽會等活動,在場所、推介、費用等方面優先考慮臺灣業者需求。福建設立的臺灣農產品銷售集散市場,在倉儲、物流、通關、稅費等方面給予臺灣業者優惠便利。根據臺灣業界需求,適時組織臺灣農產品採購。設立對台保稅物流園區和對台農產品物流加工保稅區,鼓勵在閩合作建設物流配送或專業配送中心。在福州 ( 平潭 ) 綜合實驗區和出口加工區規劃設立臺灣轉口貿易加工基地,鼓勵臺灣出口商品利用基地加工增值後再出口,提升臺灣企業競爭力。

  除了首批公佈的這十條政策措施以外,目前正在抓緊研究福建先行先試的其他配套政策,包括向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要求的政策,力求形成一系列政策保障體系,確保先行先試工作得到有效地保障。

  二、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澳門角色的轉換

  臺灣局勢發生重要、積極的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出現了新契機,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需要作認真研究探討。

  —— 從服務者到推動者和組織者。 澳門是中國通向世界,特別是通向歐洲、非洲葡語國家的橋樑,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澳門作為兩岸關係的橋樑和通道,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但由於兩岸關係的新變化,使澳門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起了微妙的變化,需要研究、調適和適應。在新的兩岸關係形勢下,我們認為澳門應該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應該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和推動者和組織者,而不是單純的服務者身份出現,融入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格局,成為兩岸關係或者說兩岸區域合作關係中的一員。目前,內地省份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發展,許多地方已經形成良好的加工貿易發展基礎;眾多跨國公司的技術投資,民營科技企業的異軍突起,已奠定了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基礎,因此也有條件開展最前沿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工作,與港澳企業形成強強合作的局面。特別是福建省正加快推動國務院通過的“海西”戰略規劃,澳門完全可以為此為契機,實施“借勢轉型”的戰略,推動澳門企業開拓內地市場。同時利用澳門特區和經濟體制的優勢,加強與臺灣的合作與聯繫,成為兩岸四地合作發展的推手,兩岸制度性經濟合作的參與者。

  —— 從個別領域的合作到多領域深層次合作。 閩港澳臺經貿合作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 1978 年至 1999 年,澳門回歸前,民間自發的以傳統製造業合作為主的初級階段。二是 1999 年至 2003 年,澳門回歸後,閩港澳臺之間的經貿關係日益緊密,合作層次迅速提高。三是 2004 年至今,也就是 2004 年 1 月 1 日 ,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正式實施,閩港澳臺的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和階段。現在又面臨著兩個新的機遇:一是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的良性狀態;二是長期以來的合作夥伴——福建面臨著一個極為難得的發展機遇,給發展閩澳台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因此,應該從傳統產業逐步向高端產業挺進,在高新技術、新能源、高端服務業,如金融、物流等領域,發揮澳門的優勢,拓展合作領域,全面提升兩岸四地的合作層次,打造如台中胡志強市長提出的“ Mega-Region ”(超級區域),提升區域的競爭力。

  —— 從立足澳門發展到服務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大中華經濟圈。 發展閩澳台關係,一方面是基於澳門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利於澳們的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鞏固澳門的“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發揮澳門對臺灣的示範效應,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同時,由於大陸經濟的持續高度發展,市場潛力巨大,使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不斷增加,兩岸的經濟整合愈來愈成為不可逆轉之勢。再加上香港和澳門的加入,推動包括東南亞華人圈在內的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愈來愈成為現實和可能。澳門應當從立足自身發展到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力爭在大中華經濟圈中發揮更大更強的地位和作用。

  三、構建閩澳台緊密型區域性合作關係

  —— 瞄準海西,對接 ECFA 。 從兩岸尤其是臺灣經濟發展需要出發,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 ECFA )的簽定勢在必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的簽定是個複雜而冗長的過程,在此期間,不排除以某個特殊區域就某個領域或某些條款進行試驗和嘗試。國務院《支持意見》明確指出:對台先行先試就是在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框架下,按照建立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要求,在對台經貿、航運、旅遊、郵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與合作中,採取更加靈活開放的政策,先行先試,取得經驗。這給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對台先行先試提供了廣闊的運作空間。

  ECFA 與 CEPA 實質上是同一性質和層次的東西,澳門與祖國大陸實行 CEPA 已有多年時間,有著豐富的經驗。一方面可以為福建提供借鑒;另一方面,可以在 CEPA 與 ECFA 之間找出聯繫和共通的東西,把兩者串連起來,推動閩澳台三地在某些特定產業、產品和服務上的合作,使澳門成為閩台兩地經濟合作與連接的一個通道和紐帶。具體做法有待專家和業者深入去研究。

  —— 建立澳台專屬工業園區、澳門街。 採取如蘇州工業園區、橫琴島等嵌入式發展模式,是促進特定區域開放開發的有效方式,福州 ( 平潭 ) 綜合試驗區就擬採取這種模式。國務院已批准珠海橫琴島作為澳門延伸區域,澳門可以在這方面先行一步,這一經驗可以擴展到海西,擴展到福州 ( 平潭 ) 綜合試驗區。可以單獨以澳門或澳台、澳葡合作的方式設立專屬工業園區,以連片開發的方式,發展澳門的產業。甚至可在國家賦予特殊海關監管的地區,如福州 ( 平潭 ) 綜合試驗區內設立有澳門投資、管理的商品區或商品街,享受國家的免稅政策,擴大澳門的對外貿易。

  —— 構建會展產業合作圈和海峽旅遊圈。 發展會展業是澳門的一大優勢和特色。去年 12 月,閩港澳臺在福州舉行了“兩岸四地會展業發展論壇”,提出了構建具有“海峽特色”的海峽西岸會議展覽業產業鏈,形成閩港澳臺優勢互補、發展共贏的兩岸四地會展產業合作圈,應儘快地加以細化和落實。可以預見,在“十一五”規劃的指導、在國務院 “ 支持意見 ” 的推動下,未來幾年兩岸四地經貿交流與合作將會得到更加迅猛的發展。作為經貿交流合作的晴雨錶與潤滑劑的會展業,將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旅遊、貿易是澳門的兩大經濟支柱。閩港澳臺四地旅遊界人士 2005 年在廈門舉行了海峽旅遊發展與合作圓桌會議,簽署了《海峽旅遊區域協作備忘錄》。至今年為止,海峽旅遊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達成了許多協議,簽訂了不少項目,要密切跟蹤,務實推動,充分挖掘“海峽旅遊”的商機與潛力,本著資源互享、資訊互通、市場互惠、優勢互補的原則,構建起兩岸四地連線、聯手的旅遊合作機制和體系,把海峽旅遊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可參照香港的做法,採取更便捷的入出境辦法,吸引更多的祖國大陸同胞和臺灣同胞來澳門旅遊。

  —— 共建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開展教育和高端服務業深度合作。 推動澳門金融機構來福建開設分支機搆,借助海西這一平臺,共同構建跨地區的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鼓勵澳門高校來福建創辦分校,做大澳門的教育產業,為海西建設培養專業人才。澳門服務業十分發達,由澳門實業家、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寶龍集團總裁許健康?資打造的超大型購物中心 —— 福州寶龍城市廣場(集超市、餐飲、夜總會和酒店式公寓等不同業態於一身的城市廣場)業績良好。要進一步發揮澳門商業發展經驗,打造海西商業新高點。福建也應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在新興服務業方面,與澳門開展深度合作。某些高端服務業可先限定在某些特殊區域試行開展。形成閩澳合作或閩澳台合作新模式。同時,要發揮澳門閩籍鄉親的作用,協助、吸引閩籍鄉親積極參與海西建設,投資興業。

  —— 充分發揮澳門國際交流合作平臺作用。 透過澳門,一是可以發揮澳門與臺灣之間的特殊聯繫,促進閩澳台三方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二是可以借之擴大福建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活動,吸引外資參與海西建設;三是可以利用澳門與國際對台的優勢,為福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葡語國家市場提供視窗和平臺。

  —— 建立閩澳台合作工作機制。 閩澳台已有許多合作平臺和機制,目前缺少的是智庫型和工作型的合作平臺和機制,而這恰恰是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智庫型在於規劃設計,提供前瞻性的、戰略性的發展方案和意見;工作型是具體的聯絡推動,兩者缺一不可。為此建議成立一個二者功能具備的工作機制和平臺。閩港澳臺 ECFA 資訊諮詢聯席會,重點研究兩岸四地在 ECFA 框架下的合作與實務工作的推動。定期輪流做東,召開研討諮商會,互通資訊,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思考。至於名稱和形式,還可進一步探討研究。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All Rights Reserved by macaoppnr